济南以一流标准创建“公交都市”
时间:2019-11-25 14:04 浏览量:次
公交线路大幅增加,由209条增加至350条,定制公交开通500余条,BRT免费换乘线路30条;
公交运力明显提升,公共汽电车总数7938台,日均客运量达227万人次;
地铁连创业界纪录,轨道交通1号线仅用1265天实现开通,3号线今年9月28日开通试运行,2号线全面加快建设,泉城进入地铁换乘时代可期;
公共交通魅力大增,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54.25%,较2013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;公交满意度达到了85.58%,较创建初期的72.77%提升了12.81个百分点……
自2012年10月被列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首批15个创建城市之一以来,济南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。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工作要求,抢抓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机遇,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活力,积极推进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快速推进公交线网规划,持续拓展公交服务领域,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公交车辆,全力打造“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泉城特色、以人为本”的公交都市。
“公交都市”纳入城市发展战略
高点定位
持续优化常规公交线路。2018年以来,我市新开线路52条,优化调整线路66条次,持续增设、优化调整站点240处,填补了线网空白92.8公里,公交线达到350条,公交线路总长度达到5150公里,线网总长度达1510公里,形成东至章丘,西至长清,南至仲宫、西营、柳埠,北至大桥、桑梓店的公交网络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相继开通K177路、339路、817路等30条扶贫线路,顺利完成省定贫困村通公交任务,实现了公共交通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。
编织高峰通勤网。根据大数据分析显示,济南城区客流通行潮汐特点明显,高峰通勤出行压力相对较大,我市精准发力,先后开通31条高峰通勤线路,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运行,构建高峰通勤线网,大站停靠,高效通行,较好地解决了高峰时段中长距客流需求。
T3路高峰通勤线由腊山立交桥开往龙奥公交枢纽,是贯穿经十路、经十东路及奥体片区交通主干线的快速通勤线路。自2016年9月开通以来,市民的认可度不断增加,线路由最初4部车、16个班次、20分钟间隔发展至26部车、74个班次、4分钟间隔,日运量也由最初的200人次,增长至现在的4000人次。T3路线乘客中有四成左右是放下私家车、电瓶车选乘公交出行的。
打通公交“微循环”。我市积极探索解决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,实地考察社区路段,结合客流出行规律,大力推广开通“社区公交”线路20条,采取“5XX”统一线路编号,主要设置在居民密集区与大型换乘站之间公交线网的空白区域,可实现不同层次线路间的饲喂和接驳,极大方便了中海国际、鲁能领秀城等大型社区居民出行,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交的便捷与舒适。
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
体制创新
我市公交都市创建期间,顺河高架南延、二环西路高架南延等快速路全部建成通车,“高快一体”快速路骨架闭环成网,城市快速路达到111公里。完成10余条主干路、50余条次干路、90余条支路的新建扩建工作,完成60余处重要道路交叉口的改造,打通100余条瓶颈路段。
公交专用道网络持续拓展,完成重要客流走廊及区域的421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建设,并加大对专用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,2018年查处机动车违规使用专用车道315562起。
公交信号优先积极推行,在16条交通主干道110处路口安装了公交信号灯209组。34条公交车密集主干线328处路口全部实现绿波带控制,11处路口推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,有力保障了公交车辆通行速度和通行效率。
高铁不到站,公交不收车。针对济南西站公交枢纽客流上升,济南公交及时将大运量的BRT-1号线和202路延伸调整至济南西站公交枢纽内运行,将枢纽内7条线路全部延时至零点;配合济南东站建成使用,开通了常规公交、快速公交、摆渡线路、快线等不同形式的9条公交线路,其中7条线路末班发车时间延至24:00,实现了公交运行时间与高铁列车时刻的无缝衔接。公交加强与高铁站联动,密切关注高铁运行动态,制定高铁晚点公交营运应急预案,一旦出现延误情况,及时发放加班车,为高铁旅客转乘公交提供保障。
另外,我市在国内公交同行业率先成立了公交研究院,开展专业培训、标准编制、专业咨询等工作,主持和参与制定41项国家、行业和地方标准,多项标准的颁布实施填补了行业标准领域的空白,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。同时,推广应用新一代智能调度云平台,显著提升了公交企业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;“369”公交出行APP,用户数已突破256万,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公交出行。不断丰富公交乘车手机支付手段,携手支付宝、腾讯、银联、京东等互联网金融企业,先后推出“济南云公交卡”、“微信支付”、“银联闪付”等活动,率先实现全方式移动支付和优惠乘车。
轨道交通打造“济南速度”
连创纪录
济南作为世界闻名的泉城,建设地铁一直是几代人的梦想。在我市交通建设者的努力下,轨道交通1号线仅用1265天建成通车,轨道交通3号线仅用39个月建成通车,创下令业界震惊的轨道交通建设“济南速度”。
2019年,在济南地铁史上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:在前后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,济南两条地铁线路相继开通,东西呼应,纵贯南北,为新时代济南腾飞插上了“双翼”,泉城市民的地铁逐梦之路迎来一个又一个惊喜。
如果说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是一条试验线,成功解决了在泉水地质环境中修建地铁,实现泉水与地铁共融共生的问题,那3号线就是真正的首条市域快线,积累在繁华市区的建设经验,为济南下一步的“全城地铁时代”提供有力支撑。预计到明年,贯通东西的2号线通车后,济南将形成“H”型的轨道交通网络,助力泉城市民进入地铁换乘时代。
打造业界领先的泉城样板
快速公交
目前,济南公交总公司运营的BRT线路已达到13条,济南城区形成了由北园大街、历山路、经十路、纬十二路组成的BRT线网“内环”和由北园大街—工业北路、二环西路、二环东路以及二环南路组成的BRT线网“外环”,形成了“四横五纵”的BRT网络,济南成为国内首个BRT系统网络化运营的城市,并被业内誉为“济南模式”。
2019年以来,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,济南公交将15条普通线路调整至BRT专用道运行,既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,又提升线路运行速度,市民可在22个BRT站台实现普通公交与快速公交的免费换乘,进一步降低了乘客的出行成本,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快速、便捷、经济的BRT服务。截至目前,BRT网络日均运送乘客达33万人次,同比上升24.43%。
助力济南打赢“蓝天保卫战”
绿色公交
为确保新采购车辆品质,济南公交创新思路,打好减排“小算盘”,成立驻场车辆监造小组,全面落实新车技术配置要求,从车辆生产源头提高质量。通过路谱采集与定量分析,实现最佳车线匹配,使车辆在安全性、可靠性、动力性及经济性上更加突出,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高效节能的再次攀升。
济南公交高度重视节能文化建设,编写了《城市公交车节能驾驶技术》教程,定期对职工进行脱产培训、在岗培训,开展冰雪、汛期技术操作演练;将节能减排理念通过宣传平台宣贯,让节能减排理念深植于职工思想深处,定期举行“节油技能大赛”,强化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,进而转化为行动自觉。
一系列节能减排举措的推行,调动了济南公交职工节能降耗的热情,节能减排水平持续提升。目前,济南公交是国内首家通过ISO50001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公交企业,更是以山东省唯一入选单位的身份,跻身全国首批8个“节约之星”之列。
推动公交高质量发展
细节发力
随着泉城夜经济的繁荣,乘客夜间出行需求日益增长。济南公交广泛调研,主动跟进,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,形成了由27条线路组成的主客运走廊零点公交网,实现了大观园、全福立交桥、纬十二路与经十路、无影山中路与黄岗路、燕山立交桥5个城市重要节点的无缝衔接,实现了对城区经十路、经四路、经一路、纬二路、历山路、奥体中路等主要客运走廊的覆盖,极大提升了济南西站、济南东站、济南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客运站和大观园、泉城路、洪家楼等片区夜经济商圈的公交服务功能。
济南公交零点公交线路全部启用新番号,22:00以后运营的零点公交线路,在原有线路番号前加“夜”,如“夜101”“夜4”,进一步提高夜间公交服务的辨识度,从而更好地引导市民乘客选乘。
去年以来,济南公交先后延长了190余条公交线路的运营时间,有效满足了夜间游玩、逛街的市民以及夜班族、学生族等乘客群体的出行需求,助力城市夜经济发展。与此同时,为配合夜间环境美化亮化,济南公交积极推进候车设施提升工程,陆续在经十东路、旅游路等100余处公交站台点亮了景观灯,按照计划,此项工作还将持续推进,力争公交站台亮化全覆盖。